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

《寂静之道》节录

-- 隆波连     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,出不出家并不是依靠服装来决定,而是由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心灵的净化来决定,跟我们的外相或僧侣身分无关。 不管是谁,如果他除了蔽体的衣服、用餐的皿器之外,没有房子,没有其他东西,一心追求解脱烦恼,那么这个人不论披袈裟或穿在家的衣服,都可称作真正的出家人。  

LEARN MORE

工作即是修行的老和尚1

--  隆波连 (讲述:永觉比丘)     一天,一群外国人来到巴蓬寺做供养,从巴士上走下来,想找个人问路,看到一个老和尚正在水沟里清理落叶。带队的就叫住老和尚:“师父,我们要做供养,您知道住持的茅棚在哪里吗?”老和尚指了指:“在那边…”,就继续埋头清理落叶。 带队的带着信徒们来到了住持的茅棚,住持不在,就找了在茅棚办事的年轻和尚打听住持的下落。弟子告曰:“不知道,现在是出坡时间,师父做工去了,不知道在寺院哪一个角落。你们坐下休息休息,等一下吧。” 等了老半天,只见一个老和尚提着扫帚走回来。 弟子:“师父回来了,你们可以准备准备了。”带队的一脸狐疑:“他是住持?刚才我们一进来就看到他在清理水沟,他还给我们指路呢…”弟子:“哦…” 信徒回了以后,弟子问隆波道:“师父,他们说刚才一进来寺院就遇到你了,要找你的。怎么你没有跟他们回来?他们等了好久呢。”隆波:“他们刚才问我说要找住持的茅棚,没有说要找我啊…”  

LEARN MORE

什么是烦恼?– 摘自《千万别小看烦恼,它们会嘲笑你》节录

-- 德加尼亚禅师   什么是烦恼? 烦恼不仅仅是粗显的贪嗔痴,还包括它们所有的亲朋戚友,只要沾上一点关系的都算!检点一下你是否动过这些念头或者类似的想法: “大白天怎么开着灯!” “他的一举一动很扰人。” “他不该这样做。” “给我做的话干净利落多了。” “我真没出息,把心安住在腹部的起伏上一分钟都做不到。” “昨天的禅修非常好,今天却乱七八糟。” “嘿,这一座太好了,现在我要好好保持觉知确保不丢失这个感觉。” “我无论如何都得待在禅堂里,否则别人会说我偷懒。” “马铃薯对我的健康有好处,今天要吃多一些。” “沙拉竟然拌了洋葱,真讨厌!” “噢,又是香蕉!” “他竟然那么自私,只顾自己。” “为什么我会遭遇到这个?” “负责清洁厕所的是谁?” “这个禅修者怎么在这里经行?” “他们吵死了!” “这里太多人了,我根本无法禅修。” “有人霸了我位子!” “她好可爱!” “他走路的姿势多么优雅!” 这些念头全都是受烦恼驱使而引发的!!千万不要小看它们!         

LEARN MORE

《千万别小看烦恼,它们会嘲笑你》节录

-- 德加尼亚禅师 你谈话时习惯把注意力投向外面,介入话题或谈话的对象,而且通常太在意别人的情绪。 你应该训练自己保持往内观察,练习久了你会自然熟悉这样做。 同时,你也得训练自己觉知谈话时的心态。 唯有做到情绪不再介入谈话时智慧才能生起。 此时你开始看出自己的局限,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说话,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, 同时也知道怎么不情绪化地跟人交往。  

LEARN MORE